重要的不是金狮,更不是国籍,而是电影本身
《无依之地》
作者:跑跑
喜欢看电影,也想拍电影
《无依之地》是赵婷的第三部长片,虽然是大制片公司制作却保持了独立电影的规模,延续了前作《骑士》(The Rider)中对边缘人物内心私人、细致的描绘,其目光也再次对准了美国土地上的游民,踏上一段在未知之中重返个人内心的漫游,也是一段对“美国精神”的探寻之旅。
《骑士》海报
自由,我们追求的是哪种自由?是诗人们放纵的自由?美国宪法里的自由?又或是认清现实和自我后能与之和谐共处的自由?和诗人们(特别是垮掉派诗人们)通常宣扬的”丢掉一切,出发!(Hit the road)“不一样,赵婷的片子是“献给那些不得不上路的人们。” (Dedicated to those who had to depart.),这是片尾字幕的第一行。美国承诺给所有美国公民个人生来即有的自由,但有一些人工作了大半辈子却只剩下几百刀的养老金(如片中女主Fern的朋友),还有一些人站在亚马逊庞大的流水线上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(比如Fern),“美国梦”对于他们来说是破碎的,他们“不得不”上路,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,让他们践行着可能更接近“美国梦”本意的自由。
《无依之地》海报
《无依之地》的女主角名字叫Fern,是一种蕨类植物,倔强,充满生命力。Fern原本和丈夫生活在一个小镇上,当地工厂倒闭,员工被遣散,Fern的丈夫也去世后,Fern不得不离开了这个叫做“Empire”(帝国)的小镇,开始了四处游荡的生活,不时打几份零工糊口,遇到新的朋友,听他们讲故事,然后再次上路。
《无依之地》剧照
Fern是一个固执的人物,她生来爱好游荡的游牧的性格从未改变。她很早就离开了她的原生家庭,结了婚,和丈夫一同到偏僻的小镇上生活。在丈夫去世后,她仍选择了独自一人游牧式的生活。
Fern永远在路上,这就是她的生活方式,赵婷没有费劲去解释她为何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,而是通过讲述她在路上与人的偶遇,别离和重逢将她置于不断碰撞和缝合的运动之中——总是在通往未知的途中被不经意地带回到过去,总是在人和自然之间游离。
《无依之地》剧照
Fern在旅途中总在不断偶遇形形色色的人,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过去,也在唤醒着Fern的过去。
比如,Fern有声有色地谈论过的她父亲送她的碟子,被她的旅伴戴夫不小心摔烂,但Fern却恰恰是在与戴夫重逢之后短暂地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。影片中散落着这些充满意外的情节,他们揭示着Fern既渴望个人的自由又留恋家庭温暖的内心挣扎。
赵婷在拍摄现场
在Fern所经历的个人和集体,机械和自由之间的挣扎中,赵婷的剪辑和场面调度,和上面提到过的公路片结构一起,剥离人物的身份,创造了感受而不是理解的时刻。
电影里当Fern在路上开车(镜头从广袤的荒野移到Fern的脸上),或者在感受自然(镜头从Fern脸上移到自然),Fern的身份被稀释,她和自然的界限变得模糊,而在下一次的偶遇或者重逢中,在她与他人的对话中,我们又得以通过正反打,重新和作为社会人的Fern确认连系,更加了解她的某一部分。而在她一次次半明半暗的特写中,推轨长镜头里轮廓模糊的夕阳下的漫步思考中,又或是她赤身裸体漂浮在在湖面上时,赵婷邀请我们一同置身于这些自然和人的边界暧昧无比的时刻,一同去感受,去思考。
《无依之地》剧照
在这样流动的人物身份和影像之中,每个人都得以“被平等地看待”,为“边缘人物”赋权,这是艺术家的自由所蕴藏的温柔的、亲密的力量。随着片尾Fern独自缓缓地走出门框,走向荒野然后离开画面,我们接着看到的是她的房车在公路上行驶着,通往谁也不知道的地方。
这和开场的第一个镜头,Fern打开车的后备箱,Fern被黑色方框框住显然不同,问题是,在电影里完成了这一仪式的Fern离“‘自由“更近一些了么?又或者,只要她在路上她就是自由的呢?我们呢?
《无依之地》剧照
始终在路上的人,也许在寻找答案,也许觉得没有答案,但他们知道的只有自己会一直在路上,像赵婷说的一样“去一个没人知道她是谁的地方,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知道自己是谁。” 这大概就是片中所说的“houseless”和“homeless”的区别,精神上的家园和身体的住所在不断的运动中合二为一,在深入前行的过程中模糊与自然的边界,重返自己最深的内心。
疫情把我们身体的距离拉远,两极化的身份政治让人疲惫不堪,但通过《无依之地》,从赵婷也从女主演麦克多蒙德坚定而温柔的眼神中,流动的身份和感受中,我们获得了重新连接的可能,获得了面对未知的未来,选择上路的从容。路上见(See you down the road)。这是片尾字幕的第二行,也是最后一行。
编辑:斯塔夫罗金
豆瓣@斯塔夫罗金
-FIN-
往 期 内 容